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4-05-23 16:23
來源:
以“助推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引領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為主題,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2024(第二十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于近日在鄭州市召開。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暉出席會議并講話。
王暉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綠色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為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住房城鄉建設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降碳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以《節約能源法》為統領、《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公共建筑節能條例》和《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等規章為支撐的建筑節能降碳法規體系,穩步提高建筑節能降碳標準要求,大幅提升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節能水平。初步建立了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將綠色建筑基本要求納入全文強制性國家標準;綠色建筑標識認定制度逐步形成,建立了國家、省、市三級認定體系;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利用,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和電氣化比例持續提高;深入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筑居住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王暉表示,總體來看,雖然我國綠色建筑工作起步比發達國家晚30年左右,但現階段我國綠色建筑技術水平已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相當,且發展速度更快、建成規模最大。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約118.5億平方米,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達2.7萬余個,2023年全年,城鎮新建綠色建筑面積約20.7億平方米,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的94%。雖然當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任務依然艱巨,面臨著建筑節能降碳技術亟須創新、綠色建筑居住者獲得感不強等挑戰。
王暉強調,要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綠色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加快實現建筑綠色低碳發展。
堅持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要求,正確認識建筑領域節能降碳的意義。要充分認識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實現建筑領域“雙碳”目標對轉變城鄉建設發展方式、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提升新建建筑節能水平,大力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不斷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要錨定建設“好房子”目標,以人民群眾對于房屋的舒適性、健康性、功能性等需求為前提,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嚴格執行全文強制性規范,確保2025年全面達到綠色建筑底線要求——到2025年所有竣工項目均達到綠色建筑基本級水平,把居住者可感知、可感受作為評價綠色建筑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快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研發推廣。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聚焦建筑節能降碳與綠色建筑發展,強化科技攻關,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建筑技術以及高效節能降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建筑綠色低碳發展夯實基礎。
最后,王暉充分肯定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多年來在助推行業交流、開展技術合作、促進節能降碳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本次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余剛主持,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玉江等致辭,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作學術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等,德國能源署、世界綠色建筑協會、聯合國人居署等相關人員出席大會并作學術報告,國內外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和2000多名行業嘉賓代表參加大會。
宗邊